時間:2022-06-25 07:09: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運維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chuàng)作。
參考文獻
[1]呂昕.基于UWB的危化品倉儲堆垛貨物定位技術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15.
[2]王宇.危險化學品物流[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226-231.
[3]師立晨,王如君,多英全.我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jiān)管存在問題及建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12(12):161-166.
[4]楊飛龍,張嘉琪,王敏.基于RFID的危險化學品智能倉儲管理系統(tǒng)[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5,22(3):111-116.
[5]蔣白樺,索寒生.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危化品物流應用平臺研究[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4,31(10):1271-1274.
[6]饒運濤,鄒繼軍.電子標簽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23-27.
[7]陳炯.QRcode碼編解碼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8]徐丹,謝小杰,吳俊.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自動化倉庫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3,41(12):2020-2023.
[9]GB/T18284-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快速響應矩陣碼(QRcode)[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10]楊坤.地圖溯源管理機制與關鍵技術研究[D].鄭州:中國信息工程大學,2013.
[11]劉悅,劉明業(yè).QRCode二維條碼數(shù)據(jù)編碼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5,25(4):352-355.
參考文獻:
[1]郝金強.基于樹型設備編碼的可視化倉儲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上海交通大學,2011.
[2]施菁菁.基于ERP的電力物資倉儲管理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王德廣,石華,周志剛,王超.基于PDA與WebService的鋼板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J].微型電腦應用,2010,27-31.
[4]國家電網(wǎng)公司編.國家電網(wǎng)公司物資集約化管理[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238-265.
參考文獻
[1]周曉明.SAPEWM高級倉儲管理解決方案[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4(8).
[2]賈英杰,王慧東.淺議物資倉儲自動化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2014(20).
[3]汪淳.基于現(xiàn)代物流管理的自動化倉儲管理解決方案[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4(3).
[4]鄭庚.我國中小企業(yè)商品倉儲管理探討[J].現(xiàn)代交際,2013(1).
參考文獻:
[1]張國衛(wèi),孫樹旺.物流倉儲管理實訓課程的研究和應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14(23).119.
[2]李明華.MOOCs革命:獨立課程市場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場新格局[J].開放教育研究,2013.(3).
[3]楊美濃.基于MOOC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設計[J].信息化建設,2016.(07).179-180
電子政務發(fā)展中暴露的一些問題,制約了其巨大潛力的釋放,應該引起電子政務利益相關者的高度重視。
一是,電子政務的管理機制、組織化和投資機制問題。電子政務的推進需要人、財、物,更需要有一個架構良好、權責分明、上下互動的組織機制來做保障。
二是,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問題。目前中國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都對電子政務建設進行或多或少的投資。據(jù)有關研究機構的統(tǒng)計,每年的投資額高達數(shù)百億。但是這些項目的建設成果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改進等等并沒有清晰的答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還未建立科學、規(guī)范和實用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
三是,電子政務能力建設。電子政務建設不僅是系統(tǒng)的建設,而且是與系統(tǒng)應用相關的各種要素的有效配合。能力建設,特別是公務員應用電子政務的意識、技能和態(tài)度等的培養(yǎng),關系著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更關乎著電子政務的成敗。
四是,用戶培養(yǎng)問題。過去我們對用戶的關注比較少,因為主要在“打基礎、上項目”階段。隨著我國電子政務由建設期在向應用期過渡,我們應該向應用要效益。電子政務的用戶不僅包括廣大的公眾、企業(yè)組織,也包含政府公務員,這些群體是電子政務的大“市場”。從供需角度來看,公眾(和企業(yè))就是政府大“市場”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公眾就是中心。
五是,均衡發(fā)展問題。政府是一個整體,在電子政務建設的初期,電子政務建設在各個部門和地區(qū)并未起頭并進,而是有先有后,有弱有強,整體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形成了政府內部顯著的數(shù)字鴻溝。
六是,外包、it產業(yè)與信息化帶動問題。根據(jù)統(tǒng)計,2006年中國市場的運維外包規(guī)模達到59.24億元,同比增長22.3%。在中國,電子政務的深入發(fā)展,催生了中國it運維外包服務市場的崛起和發(fā)展。電子政務采用外包的方式,尋求策略性外包,尋求成本與人才的優(yōu)勢,使政府本身可以專注于核心工作,提高工作的附加值和成長彈性。
關鍵詞: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制度構建
法國最先創(chuàng)建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參加公益訴訟,法國的檢察理論認為,檢察機關的職責就是維護公益;在美國,總檢察長是美國政府、各州政府的首席法律官員,是聯(lián)邦政府和州政府機構及立法機關的法律顧問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在日本,檢察官代表國家維護秩序及善良風俗,他們不僅可以對個人所犯公罪提起國家公訴,而且可以參加到民事訴訟當中。
一、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內涵。
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于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民重要權利的民事案件,在無人起訴的情況下,以法律監(jiān)督者的身份代表國家將案件提交人民法院進行審判,要求人民法院追究違法者民事責任的訴訟。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弱勢群體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維護市場經(jīng)濟秩序,彌補市場缺陷,監(jiān)督行政失職行為。
二、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范圍。
(一)侵犯國有財產案件。侵害國有財產主要有:在國有土地、礦藏、水流、海域、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出讓、開發(fā)過程中,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在公共工程招標、發(fā)包過程中,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在企業(yè)改革改制過程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在國有資產拍賣、變賣過程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
(二)公害案件。公害案件主要是通常所說的直接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損害的環(huán)境污染事件,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事件明顯增多,然而由于我國現(xiàn)行法律確立的權利主體偏離了社會的現(xiàn)實需要,針對環(huán)境污染提起的訴訟卻寥寥無幾。
(三)涉及公民重大利益并損害公序良俗的民事案件。我國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經(jīng)濟,形成了不少行業(yè)壟斷部門,如醫(yī)藥、電信、供電、鐵路等。經(jīng)濟轉型后,由于利益驅動,這些壟斷行業(yè)常借助于其自身實力,人為地分割市場,任意操縱商品價格,破壞市場競爭秩序,甚至是制定一些“霸王條款”,恣意侵害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其他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重大民事案件。如行政不作為案件,在一些地方,行政機關為本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財政收入,對企業(yè)忽視環(huán)境保護,使得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問題日益惡化的問題置之不理。
三、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方式。
(一)直接以原告的身份提起公益訴訟的方式。這一訴訟方式多適用于侵害不特定的公共利益的案件,在我國,對于此類案件,人民法院受理后,確認屬實的,應當按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宣告合同無效,使該行為的后果恢復到合同訂立之前的狀態(tài)。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首起檢察機關以原告的身份提起公益訴訟的1997年5月河南省方城縣人民檢察院對方城縣工商管理論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局和湯衛(wèi)東提起民事訴訟案件就是這種方式。
(二)支持公益訴訟方式。在目前法律尚無明確規(guī)定,法院對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持慎重態(tài)度的情況下,檢察機關以支持者的身份參與訴訟,不失為切實有效的可行之舉。在2010年12月,昆明市中級法院審理的以昆明市環(huán)保局為原告,昆明市檢察院作為支持起訴人的環(huán)境污染案件采取了這樣的做法。檢察機關與本案件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不能作為本案的原告,僅作為支持機關參與進來。
四、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程序(一)公益訴訟案件的受理。民事公訴案件的訴訟程序應同其它訴訟一樣,檢察機關認為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了侵害,可以自行立案;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如發(fā)現(xiàn)侵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益現(xiàn)象,可以通知檢察機關予以立案調查;其它機關、個人發(fā)現(xiàn)相關線索時有權向檢察機關控告。
(二)立案。在立案階段有二個問題要注意:一是立案標準。
對于立案標準,目前各地檢察機關根據(jù)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水平和狀況采用不盡相同的標準。但應考慮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可訴案件,適合進行公益訴訟案件,有重大影響的案件等。二是立案程序。檢察部門在對案件進行初查之后,決定立案的,應制做《立案決定書》啟動訴訟程序。
(三)調查取證。檢察機關可根據(jù)自己開展公益訴訟的方式,采用單獨調取證據(jù)或幫助受害人收集證據(jù)的方法進行,查清問題,調查證據(jù)就會層次清楚,脈絡清晰,從而有的放矢,把握調查取證的主動權。
(四)審查起訴。起訴階段是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的極為重要的階段,審查結束后應制作審查結論,對應提起訴訟的,可依職權向法院起訴。目前檢察機關在提起訴訟時主要依據(jù)的是我國《憲法》、《民法通則》及國家對防止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訴訟程序主要依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
(五)出庭支持訴訟。在法院接受起訴,啟動訴訟程序后,檢察機關必須認真做好出庭準備工作,在庭審中要充分運用已掌握的證據(jù),適時舉證;對對方當事人所舉的證據(jù)進行認真質證;并積極參加法庭辯論,做到有理有利有節(jié),確保勝訴。判決生效后,還要密切關注執(zhí)行情況。
(六)判決的效力。在一般民事訴訟中判決的效力只發(fā)生在當事人之間,那么在公益訴訟中就存在一個判決效力擴張的問題,即不僅對參加訴訟的被代表成員有約束力,而且對于那些未特別授權給代表人的集團成員也有約束力;不僅對未參加訴訟的主體具有約束力,而且可能對那些根本料想不到主體也具有約束力。
因此,對公益訴訟進行審判而作出的判決就能有效的反映當前社會大眾所普遍關注的利益,能確認符合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顏運秋。公益訴訟理念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
[2]何勤華。檢察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3]徐安住。司法創(chuàng)新———從個案到法理的展開。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
[4]陳桂明。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權力配置———介入公益訴訟:民事檢察工作的新任務。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3)。
[5]江偉,楊劍。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若干問題探討。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10)。
[6]廖中洪。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研究。現(xiàn)代法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