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農業科技 > 林業 >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 網紋蟒非入侵式采樣和線粒體基因組分析 【正文】
摘要:采用非入侵式采樣,提取網紋蟒Python reticulatus糞便和新鮮蛇蛻的基因組,探討非入侵式采樣在蛇類研究中的可能性。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定和拼接網紋蟒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結合GenBank中蟒科Pythonidae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對蟒科物種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蛇蛻中提取的DNA優于糞便,液氮處理能提高DNA質量濃度。網紋蟒線粒體基因組全長17 641 bp,基因排布和結構同蟒科物種一致,但部分基因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存在差異。根據系統發育樹分析推測,與蚺科Boidae相比,蟒科和閃鱗蛇科Xenopeltidae進化關系更接近。對蛇類物種進化過程的分析發現:熱點區域存在2個相似度非常高的控制區,系統樹上的拓撲結構呈簇狀排列,推測2個控制區的結構來源于一個祖先。這種種內進化的模式為協同進化。圖3表2參15。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