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環境科學與資源利用 >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 半干旱地區步行街道過渡季微氣候生態性營造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通順大巷、大召前街為例 【正文】
摘要:呼和浩特地處半干旱地區,塞上老街片區是呼和浩特市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步行街區之一,受氣候影響,夏季人流量集中,春秋過渡季人流不穩定,因此梳理其過渡季微氣候整體環境形成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對該地區可持續步行街道景觀設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研究基于街道形態特征,結合實地調研和微氣候數據采集、EN V Imet模擬、SPSS相關性對比分析,探究微氣候變化機制,總結微氣候營造策略。研究表明受試街道長寬比、高寬比及走向均對其過渡季微氣候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空氣溫度、瞬時風速對人流量影響顯著,并確定街道適宜高寬比為0.5—0.75,長寬比為70,街道形態以東西走向為佳,依此構建適宜的街道形態雛形。鑒于歷史街區保護原則,在原有風貌基礎上,合理增加街道綠化,根據軟件模擬結果,確定綠地面積以占地5%為宜,喬—灌—草雙側式綠地結構對溫度、風速總體調控較好,適宜采用喬灌比7:3、常綠落葉比4:6的植物配置,以提升街道游覽體驗、改善街道生態環境,為半干旱地區未來地域性街道生態性營造及街區可持續設計提供參考。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