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海洋學 >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 珠江口盆地西部新近紀高分辨率生物地層及海平面變化分析 【正文】
摘要:珠江口盆地西部新近系主要為陸架淺海沉積環境,發育良好的海相砂巖儲集層和多套儲蓋組合。因此,對這些砂體的成因及賦存位置的海平面變化研究至關重要。在有孔蟲及鈣質超微化石資料所建立的珠江口盆地西部新生代年代地層格架基礎上,以有孔蟲個體大于0.25mm的浮游有孔蟲豐度和百分含量為依據,參照微體古生物化石帶、巖性、電測和地震資料,總結出三級旋回邊界和最大海泛面識別標志,從而提出具有國際對比意義的三級層序劃分對比方案,對盆地內18口井進行了層序劃分,識別出了2個完整的二級層序和15個三級層序。根據南海海域表層沉積物建立起的浮游有孔蟲含量與水深的定量關系,得出量化古水深數據,輔以古生態成因相及特征沉積構造分析、海岸上超分析編制了海平面變化曲線,指出珠江口盆地西部新近系受拗陷階段持續沉降影響,形成不同于海退型全球海平面變化的臺階式海侵特征。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