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基礎科學綜合 >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論兒童青少年品格教育 【正文】
摘要:品格的理論和應用實踐研究近年來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品格包括了習慣、特質和美德三種相互依賴又彼此交疊的概念。作為一個多維度的動力發展系統,在個體與環境相互影響下,積極品格可以得到充分的培養和塑造。積極品格不僅能夠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減少問題行為,提升幸福感,對學業成績的提升亦有助益。但是對于品格的結構模型及其衍生出的具體測量模型,不同學者仍存在一定的爭議。西方國家基于研究基礎開展了一系列的品格教育項目,試圖通過營造學校環境氛圍、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實現促進學生積極發展的目標。在未來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中,應重視中國文化下兒童青少年品格的內涵、結構的建構,并在完善測量工具的基礎上開展品格發展軌跡、影響因素及其功能的追蹤研究。在實踐中則需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學品格教育教學體系,尤其要重視針對處境不利兒童群體開展的品格教育。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